東方醫學提出所謂的五臟六腑,並分之陰陽五行。所謂五臟者,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,分別對應赤火、青木、黃土、白金、黑水。在一些東方的玄學概念中,例如命數星占、堪輿地理、醫藥丹道等,都可以見到這些陰陽五行的影子。

而至於六腑,則是胃、膽、膀胱、大腸、小腸加上一個三焦。其中有所謂腑臟互為表裡的概念,額外多一個心包絡,那麼就構成了六對六的組合,分別是:

1.金,陰為肺,陽為大腸。

2.水,陰為腎,陽為膀胱。

3.木,陰為肝,陽為膽。

4.火,陰為心,陽為小腸。

5.土,陰為脾,陽為胃。

6.陰為心包絡,陽為三焦。

當然這並不能把所有人體的器官都清楚的表明,就臟腑功能作用的含攝,從整體官能性去探討人體,比較符合東方醫學的概念;而現代西方醫學,清楚的解剖則較屬個體單元分析。

初步觀察思考所謂的臟腑,則可以發現,陽性的胃、膽、膀胱、大腸、小腸都與飲食消化有關係;而陰性的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則都與血液有關係。此外東方醫學概念,將外部相性的也稱作陽,例如背部、手背、腿的外側、頭頂等;而把內部相性的則稱作陰,例如腹部、手掌、腿的內側、會陰等。

有趣的是,其實就人體飲食到消化的過程,食物對於人體來說,也是一種外部物質。食物經過牙齒的切磨,混入唾液到了胃部,還須經過胃酸的作用之後,再混入膽汁,逐漸變成食糜進入腸道,然後經由腸子的吸收後,剩餘的殘渣則排出體外。而與之相關的器官,大都與消化作用有關,其中膀胱算是比較特別的。

但是膀胱就外部性的概念來思考,確實也算是有明顯的管道通往外部。嚴格說起來,這些陽性的器官都是管狀的,幾何上像是一個水管,外管壁就如同人體的膚表,內管壁就是這些陽性器官與外界物質接觸的介面。

反過來看陰性的器官,為何都說與血液有關係呢?或者說,他們都與呼吸空氣有關係。人體呼吸空氣,經由肺泡進行氣體的交換,仰賴的是肺泡內膜眾多微血管的化學作用。血紅素承載氧氣或二氧化碳,利用濃度來決定誰多誰少,然後氣體就進入了紅血球,進入循環系統。

脾臟這邊先假定是Spleen,這也是因為東方醫學以官能性角度思論的原因,所以關於脾臟有些不同的說法,於此暫不論。Spleen是最大的淋巴器官,他與紅血球的新陳代謝有關,可以分解掉老化的紅血球。心臟則是血液流動的幫浦。肝臟堪稱為人體的化學工廠,其實也是血流量極大的地方,因為這座化學工廠需要仰賴血液來運輸他的原料。

腎臟更不待言,是過濾血液的場所,而過濾完不要的液體,會被輸尿管道收集起來,進入膀胱。

這頗有趣的,巧妙的是在喉部,分別有三大管線:脊髓、食道、氣管,其中有兩個,直接牽涉到所謂的五臟六腑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將幼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